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Scott Peck / 斯科特·派克
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埃尔德里奇·克里佛 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富兰克林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源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诚实和谦虚,意味着有自知之明。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会表现得诚实和谦虚。
思考
20240327 我们是始终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有问题存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痛苦,我们可以选择去面对痛苦,也可以选择对痛苦视而不见,然而,只有去主动解决问题,面对痛苦,我们才能不断成长。 若是你不去解决问题,指望着它自己消失,那是不可能的。
20240401 完整的人生势必伴随着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之一,就是心爱之人或者心爱之物的逝去。而若是因此,就不去付出爱,那人生就真的会错过很多。我们要去承受这些失去所带来的痛苦和悲伤,那是爱的代价。
20240411 神明与我们同在,我们所经历的一切,你以为是巧合,实际上,都是未知的幸运,我们不要总是去要求,而应该是去感谢,感谢自己已经拥有的,没有什么道理是:非得是我,有没有什么道理是:凭什么是我。 要去善于观察生活,这个世界,带给你的一切,就像耶鲁幸福课中说的,我们是重要去gratitude,帮助他人,自尊自爱,让自己成长,让他人成长,爱是克服熵增,让我们不断去成长的原因。
20240415 “在这个世界上,极少有人能够持续不断地成长,永远乐于接受崭新的,更大的责任,多数人随时都会停止前行的脚步”。我们总是在逃避心灵的完全成熟,因为这意味着,你要付出更多的爱、时间、精力,并由此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Action
- 不需要刻意去追求一个明确的点,只要喜欢,就去做,总有一天,你会串起那些“无为的点”。
-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从心而行,无问西东。
自律
四个原则
1. 推迟满足感
- 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最先做。减少意志力损耗。
- 先苦后甜是有意义的。选择先苦后甜就是在磨练自己的意志力,所表现出来的自律是结果的呈现。
2. 承担责任
- 不要指望别人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也不要指望问题自动消失。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 “为我负责吧,既然你是我的上司!”,希望增加上司控制我的权利,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是组织,就意味着我们把自由和权力交给了他人。
- 我们这一生会有很多选择和机会,接受它,而不是把自己摆在一个受害者,牺牲品的位置。
3. 忠于事实
- 对事实了解的越少,思维就越混乱。虚假、错觉和幻想只能让我们不知所措。
- 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我们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需要不断修订,才能使地图内容准确详实。
- 对于想进入政治和企业高层领域的人而言,有选择地保留个人意见极为重要。要想在组织或集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就要注意表达意见的时间、场合和方式。
- 如何去权衡开诚布公与抑制倾吐想法的平衡点?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原则:
- 永远不说假话,避免黑色谎言
- 除非是迫不得已,或者出于重大道德因素的考虑,否则,不说出全部真相就等于说谎。
- 不可因为个人自私自利的欲望,而隐瞒部分真相。
- 只有在对对方确实有好处的情况下,才可以选择隐瞒部分真相
- 尽可能真实地评估对方的需要。
- 评估的要领在于:对方能否借助我们提供的事实获得心灵成长。最后要铭记在心的是,我们通常会低估而不是高估别人运用事实使心灵获得成长的能力。
- 敢于面对真相的人,不需要掩饰过去的假象,不必编造更多的谎言来掩盖过去的谎言。一个人越是诚实,保持诚实就越容易,而谎言说的越多,则越要编制更多的谎言自圆其说。
4. 保持平衡
-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但有时候为了保持平衡,我们不得不选择去放弃。
- 兼容并包意味着,你获得的永远比放弃的多。
- 容易做出决策的人并不一定是最好的决策者。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他的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
- 耶稣在十字架上舍生取义的痛苦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涅槃的幸福,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
爱
今晚我想要去游泳 和 今晚我要去游泳 就是欲望和意愿之间的差别。 想爱不等于去爱,爱的想法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由意愿而产生的行动。
爱的唯一目标: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真正的爱。不单纯是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它不是一种单纯的自我牺牲,而是追求终极的自我完善。 爱是一种特殊的“任务”,“非爱”的本质是懒惰。自我滋养
- 培养某种爱好
冲突
批评他人很容易,人人都可以把批评当成家常便饭。可是,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使局面更加混乱。 当你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去批评他人的时候,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我看清了问题的本质吗?
- 我的动机是为对方着想吗?
- 我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还是出于模模糊糊的假想?
- 我是否真正了解我所爱的人?
- 他的选择可能是正确的,我是否因经验有限才觉得他的选择不够明智呢?
- 我想给所爱的人提供指导,是否出于一己之私?
- 一段好的关系,并非意味着永远没有冲突。我们要勇敢地去面对一段关系中的冲突和矛盾,彼此称为最好的批评者和建议者。适当的批评和指责是一段关系必不可少的润滑剂,这样,才能成功构建出持久的人际关系。
- 想要别人听你的话,就要采用对方能理解的语言;想让别人满足你的要求,要求内容就不能超过对方承受的限度;想让对方有所进步,首先就要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
成长与信仰
始终去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不要固步自封,不要局限自己。
恩典
承认上帝滋养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也成长为TA一样的存在,这就需要我们面对自己的懒惰。 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碍:懒惰
书中的一些观点
- 我们一定要警惕,责备与愤怒和仇恨一样,都会给人带来痛快的感觉。发泄愤怒能让人一吐为快,责备他人能让人舒服,仇恨则让人过瘾。它们就像其他使人快乐的活动一样,容易让人上瘾,甚至迷上它,并养成习惯,无法自拔。
- 越俎代庖地去照顾原本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让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我们要做的,是让对方,以及自己,自尊自爱,学会自我照顾。
- 我们总是逃避必要的痛苦,惯于选择平坦的道路,这是我们的惰性使然。懒惰是人生中一种可怕的消极力量。懒惰的主要一个特征就是:恐惧感。
- 找到人生的方向,通常要经历漫长的过程,仅仅依靠投机取巧或头脑中的灵光闪现,很难达到目标。脚踏实地,永不停歇。顺其自然是一种偷懒的行为。
一些参考数据
- 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时,认为错在自己。通常是在幼儿时得到照顾,但从2岁之后,尤其是从5-6岁起,开始被父母忽视。比人格失调症轻微。更容易治愈。
- 人格失调症: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与外界发生冲突时,认为错在别人。通常在婴儿时期得到完善的照顾,但在9个月到2岁期间没有得到关爱,比精神病患者轻微。也比较难治愈。
- 精神病患者:出生后的头九个月里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所致。极少能够彻底治愈。决定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患者是否有成长意愿。
- 一般来说,父母有人格失调症状,孩子也会出现人格失调或神经官能症。
- 移情: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
- 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因过分依赖而引起的心理失调。患者只考虑对方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从不考虑自己能为对方做些什么。
其他
第一次阅读时间: 2017 年 5 月 第二次阅读时间: 2024 年 4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