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知道 !== 改变

这应该会是一个很长的博文~ 会把日常的一些思考都总结在这里。

时间管理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喜欢说,没有时间,你是真的没有时间,还是说,这件事情不足够重要,不够重要到你花时间去做? 有一场 TED 的演讲,主题是: how to gain control of your free time.

心态调整

畏惧感

对于未知的事物,我们总是会充满了恐惧,因为不确定性,我们是总是害怕,着手去做。但是,只要你在行动,不管你走的是哪条路,那都是往前走的路。 在害怕,畏惧,而不敢向前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第一次总是这样的,第一次总是很难,第一次总是很难的,这是正常的,继而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风险管理

风险:就是我们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需要居安思危。 很多时候,在我们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会以为风险概率只是个数字,从来不去想,失败以后会如何。 平时出门会看天气预报,看下雨的概率,确保自己不让雨淋,通勤的时候看路况,确保没有堵车风险,就是在这些小事情上,我们会做很多【风险管控】,然而在一些大事上,我们反而不愿意去做planB。 现在来思考,我自己不做的原因,很多时候就是我觉得这个代价我无法承担,所有就不愿意做,但实际上,不应该如此。越是逃避真相,逃避真实,那自己的接受程度就越弱。 我们不该总是抱有侥幸的心理。并不是说,你不愿意面对,事情就不会发生。 其次,做planB属于一种正常的商业模式,不应该把它想成,给自己留后路的后手或是其他。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正视所有的失败。 人生本就是起起伏伏,起起伏伏。这是所有人类都会经历的,而非是你一个人会经历的。

羞耻心

口语表达

想起看到过一个关于董宇辉的全英文采访,然后下面很多评论就在那说,哎呀,主持人说的多好多好,董宇辉说的这是啥呀,真难听,发音真不标准,之类的言论。 我就觉得,没啥好羞耻的了,就连那样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新东方的英语老师,说英语都要被嘲讽,我有什么好在乎的呢?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沟通,是为了产生信息交换,而不是秀场 我不需要把自己的英语练到跟个当地人一样,大可不必,我练到了那么程度,然后呢?又如何?妨碍我沟通和获取知识了吗?很神奇的一点是,跟外国人交流,我一点都不畏惧他们觉得我有口音,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反而是在自己的土地上,整天分享的时候担心被嘲讽,突然觉得自己真的是有毛病。 如果说,你能做到,不怕被嘲笑,那成长,真的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你不需要去在意别人的眼光,也许,也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注视你。

说起这个,又想起前段时间看《奥本海默》里,有句很经典的桥段,大致就是那个谁,一直觉得奥本海默跟爱因斯坦说了什么他的坏话,才导致爱因斯坦没有给他好脸色,然后一直耿耿于怀,然而助手最后就很无情的撕破了他领导自以为是的面具,说了一句,有没有可能,他们根本都没有在谈论你? 他们也许,是在谈论更重要的事情? 所以很多时候,你以为自己很重要,所有人的话题都围绕你,所有的聚焦点都在你身上,而实际上,人们更多关心和关注的,是他们自己。就像最关注你的,永远只有你自己,这就是事实。

社交

和而不同

你要允许你爱的人不爱你,你要允许你的工作为难你,你要允许身后有人算计你,如果你不允许,那就是在跟自己较劲。较完劲之后的那份力不从心和无能为力才是常态。很多人和很多事,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竭尽所能后,就让他顺其自然。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突然变得很柔软、很轻松、很坦然。你就会开始理解每一个人,理解那个人为什么不喜欢你,理解你们为什么不能一起,理解为什么自己会莫名其妙不开心。这个世界上没有好坏,也没有对错,只是大家处在不同的频率,产生了不同的磁场、呈现了不同的状态、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罗翔

读书

书籍选择

我发现很多书,在当年读的时候会觉得感触很深, 也能够学到很多东西,但是过了几年之后再读,就感觉已经有点过时了。而有的书,当时读的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全然掌握了,可再过几年读,又会有新的感受。 所以平时在看书买书的时候,我会尽量优先选择那些名著,因为很多思想,能经过岁月的沉淀依然被流传下来,必然是有它的道理,而一些畅销书,自己想看的时候,就可以买电子版来看,如果觉得确实好看,有用,可以再考虑买纸质版。 不然每次收拾书籍,也真的是会让我觉得有压力,慢慢地,去精简自己的生活,从每一小步,每一个小的改变开始。

读多少书才算”够“

习惯养成

上瘾习惯的戒断

有些行为,你以为你已经克服了,好像有很多年都已经没有再发生,可是,在你面对压力,或者是重大挫折时,那些你戒掉的坏习惯,又会卷土重来,因为它就像是一张纸张上的折痕,不可能消失,只是看你对这个习惯的触发信号有多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