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深度工作

作者:cal Newport

思考

我的思考

20240716 今天翻开这本书,看到作者名的时候,才发现,是《digital minimalism》的作者~ 突然意外的开心。 20240802 整本书看完,其实感觉和之前看的那本书的论点基本是一致的。 相较于我之前读完《digital minimalism》后,直接关闭朋友圈近3-4年的行为,这本书然后我优化自己的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 在过去,为了避免干扰,我纯粹摒弃了朋友圈,但现在,我重启,安排自己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去看看朋友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 对于让我觉得不太舒适的内容,会直接设置为【仅聊天】或者删除。从每天下班的时候看看朋友圈转变为每周周一和周五晚上看看朋友圈。我会觉得自己在不断地去探索一种更舒适的方式,没有过去那么极端了。 而在其他的零散时间,掌控度其实还是不怎么样。我在无聊的时候还是会毫无目的地看乱七八糟的东西,这是需要去转变的。 书里提到,不要放过你的零散时间,不要总是让你的大脑去追求当下的高回报状态,这样,时间久了,我们真的会一点无聊都无法忍受。 尝试在你的零散时间,刻意去思考你当下面对的问题,养成随时去思考的习惯~ 而不是随时放纵自己大脑去追求高刺激享乐~ 关于这本书其他的总结,可以在周末再梳理一下,一定要对笔记形成BGM的流程,否则,只写一次,而再也不去看,笔记就失去了笔记的意义。我们所有的熟练,并非是说存储的容易度,而是提取的容易度~

Action

  • recall
    • 时间

理论

专注的必要性 & 价值性

有三类人可以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成为赢家

  1. 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的人
  2. 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
  3. 投资者(不在考虑范围内)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技能,不断地去学习复杂技能。让自己无限接近那个顶峰。而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去刻意练习。刻意练习中无数次地强调了focus的重要性。

如果我们不断地去切换任务,所造成的注意力残留会让我们在接下来的任务中表现的糟糕。注意力残留越是多,表现就越差。切换任务的代价是巨大的。

准则

书中的一些观点

  • 计分板
  • 固定每天的工作时长
  • 固定行程(甚至是每一分钟都要严格count),这样就会在面对肤浅任务时,本能的做出【抗拒】的反应。

一些参考数据

  • 在网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对大脑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一直进行多任务的人不能过滤掉无关的事务。他们无法维持一个关于工作的记忆。他们的注意力是长期分散的。他们会启用更多的与当前任务无关的大脑功能——克利福德·纳斯
  • 肤浅工作: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通常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作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 如果一项任务,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做,他需要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如果所花的时间越短,这项任务是肤浅工作的可能性就越高。
  • 每天的日程安排中,30%~50%的肤浅工作时间是合理的。低于30%可能会让合作人怨恨,或者你就成了一个隐形人,但超过50%,基本上你自己做的东西可能就真的没啥特别大的意义。
  • 一个人一天当中,深度工作的时间一般是1~4h。 4h是极限(基于对专长专精的人做的调查)。

其他

第一次阅读时间: 20XX 年 X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