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作者:Stephen Covey
生活不是一场竞赛
思考
-
20240418 改变习惯意味着要抵抗巨大的熵增力量。
-
20240422 不要再去反问何谓人生的意义,因为这是 人生给你的问卷,你要做的,是去回答,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
20240507 移情聆听对我来说真的挺震撼的,因为我回想起自己过去,好像从未有过一次,认认真真,设身处地地去聆听过。我不是在说话,就是在准备说话,大多数时候,和别人的沟通,我都会像那个,不诊断就开处方的医生一样,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做出评判,给出结论,实际上这种行为会很伤害周围的家人和朋友,但没想到,我自己在此之前,从未意识到这个点。 希望自己以后和家人朋友的沟通,都要耐心一点,要真正做到用心地去聆听。
-
20240509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着急,最后的recall阶段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为了做成一件事而去做,是去想想自己的初心。去检讨自己的动机,若动机不纯,则诸事不顺。不要为了完成而完成。
-
20240511 这本书读到接近尾声了,想起第一次读好像是在17年左右,当时是在kindle上读,但书里面其实是有很多类似问卷类的表格,也就是在每一章节后边,都会有一节付诸行动。来辅助自己思考的。 一直以来我都很爱惜书,舍不得在上面勾勾画画的~ 但最近这几次,我发现自己读书的时候,愿意开始在书上写点东西了~ 所以给自己的一项任务是,每周,完成一章的【付诸行动】。内容其实不多,但是这样拉长战线,是为了给自己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最近其实是有点疲惫的状态,主要是身体上的~ 因为想抢演唱会门票,午觉也没睡,晚上也在那捣鼓,反正最后应该还是抢不到~ 在我观察自己的这种【执念】的时候,我会在想,其实抢不到,也没什么关系。那一天,也会是快乐的一天呀~
-
20240515 在实践篇,第一节中有个问题是关于人际交往模式的,思考自己与人交往的模式,模式特别 单一,不喜欢的人,有多远离多远,分毫不想靠近。对于老友,基本不主动,但在他人联络我时,很乐意一起玩。对于关系一般的,基本不联系,就算别人联系我,我基本也很少回应,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去玩。 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人呆在家里安安静静看书做东西,画画,会更让我有平静感,会让我更舒适,和他人的相聚,不管关系如何,回家后,我总会觉得自己睡眠不足,而且,无论这个局是不是我喜欢的,时间点到了,我也很少提出早点离场,很多原因是在去参与聚餐的时候,没有提前想好自己的心理预期~ 可能这些,都是我以后可以留心的点。有人会问我,这样去编排,计划自己的生活,不觉得累吗?我想说,我真的很喜欢自己的生活是井井有条的,我喜欢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哪怕这这是一种错觉,也没有关系),如果不去做这些计划,可能我才会觉得很疲惫。 身边有朋友就是可以和各类人都相处的下去,都有话说,都能玩的很好~ 其实去观察别人的交往方式,也算是一种有趣的体验吧~ 而针对自己而言,开心就好,不用去在意有没有很多朋友,就一个人安安静静,都很开心不是吗?不过,我真的很想从今年开始,多去接触点大自然,自己平时真的太少机会去爬山,踏青,野炊了~ 也许这场思考就是一个不错的契机,谁知道呢?
Action
- 撰写自己的使命宣言(这一步可能会花费你很长时间,几天,几个月。可能还需要你在未来的日子中不断地进行调整,直到它符合你的预 期)
- 积极且坚定,秉承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做一个心中充满爱,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温暖的人
我的使命宣言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我的自己的认知,认清自己的价值,与追求的目标
- 能给家人带来温暖的人, 期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
- 能帮助到社会上那些,无助,失落,迷茫的人
- 期望能激发周围人的潜能
- 渴望做出一些有用的东西,能够对大家的生活,产生改变
- 想要创作出,一些能够带给人心抚慰的东西,不管是绘画,手工,或是言论,我想让大家觉得有幸福感
- 我想要大家的戾气消失,希望自己可以友善地对待所有人,哪怕是我很不喜欢的人,我也期望自己可以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允许对方的存在。而不是愤懑
- 我想要始终保持一种清醒的状态,不想迷失在这个世界的诸多诱惑中
- 我想要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而不是去考虑,我想要做的这件事情,是否可以让我安身立命,是否可以给我带来金钱或是名利
- 我想要有足够的安全感,让我有勇气去做一切我想去做的事情,从心而不逾矩,我同时渴望,让我的家人也有足够的安全感,我需要克服很多阻碍,不仅仅是消除自己的蒙昧……
- 在事业上,我最想要保留的是创造力,其实技术从来都不会是难题,它只是一个实现途径,而真正重要的,是你的创造力。
- 写下,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个人生活得到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 写下,在你目前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能够彻底使你的工作得到改观,但是你一直没有去做?
- 以一星期为周期,制定计划。一周7天中,每天各有不同的优先目标,但基本上7天一体,相互呼应。不要就日程表订立优先顺序,应该就事件本身的重要性来安排行事。【职责=>任务=>计划=>[时间表、分配时间]】
- 确定身份:想象一下自己下一周的身份(家庭中的角色 & 工作中的角色 & 职业中的角色):配偶,父母,子女,合作伙伴,经理,老板,负责的员工。关键在于在这个角色上,本周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 选择目标:针对每一个身份,你最想做的一两件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物。(eg: 本周最优先的三项事物是什么?)
- 安排进度:一般可以选择周天,进行每周计划的制定与复盘。然后将安排的计划分配到每周具体的时间中。
- 复盘总结:你满足了自己的第二象限优先的准则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
一些练习
身体
- 我每周至少锻炼三次,每次20-30min
- 我充分了解自己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方面的需求
- 我有保持或增强自己力量的计划
- 我的锻炼包含增强心血管功能和灵活性的活动
- 我的睡眠充足
- 身体需要的时候,我就休息或放松
- 我不吃垃圾食品
- 我应付压力的方法是积极有效的
- 我的日常饮食基于科学,而且能满足我日常活动的需要
精神
- 我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价值观,而且据此规划生活并付诸实践
- 我已经制定了使命宣言,据此确定有关自己生活目标的愿景
- 我通过深思、祈祷、研究或反省以达成每日的更新。
- 我经常拜访某一地点,诸如大自然,礼堂 or 寺庙,以求得精神上的更新。
- 我过着诚信而有名誉的生活。
- 我心胸开阔,乐于接受真理。
- 即使受到他人的反对,我也敢于坚持立场,说出真理。
- 我经常服务他人,而不期望任何回报。
- 我能认识到生活中哪些是我能改变的,哪些是我不能改变的。且把后者放置一旁,不让它干扰自己。
- 我能在需要的时候获得内心灵感的指引。
智力
- 我定期阅读书刊
- 我记日记或其他日志,或经常写作
- 我每天用音乐、静默或其他放松练习来让头脑清醒。
- 我用智力测试、问题或游戏来锻炼自己的头脑。
- 我有业余爱好。
- 我坚持正规或非正规的业余学习。
- 我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对话。
- 我对于项目或计划进行心灵演练,用头脑中的最终接过来指导过程。
- 我有系统工具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搜索信息。
社会/情感
- 我是可靠的,可以信赖的
- 我对生活的前景抱有美好希望
- 我对自己的影响圈内的人予以信任和支持
- 我倾听他人的一件,而不是只想着自己要说的话。
- 我设身处地地关心他人。
- 我维护着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 我在必要的时候真诚道歉。
- 我能坚持度过艰难时刻。
思维定式
- 你是否曾作出推测时,发现自己的判断过于匆忙?对于这种经历加以描述
- 你当时做出的推测是什么?
- 想一下你做过的其他推测。本周你将对其中一项采取什么行动?
检验你的思维定式
- 你曾经到过其他国家,或本国其他地区吗?你觉得那些事情是陌生的或者奇怪的?
- 人们的行为是否如你预期?你对他们的行为有何看法?‘
- 回想你的旅游经历,你认为当地人对你的看法 如何?你是否认为他们对你的看法与你对他们的看法可能很类似?
- 如果你有机会在旅途中认识当地人,你对他们的看法或推测有什么改变?
转换你的思维定式
- 回想一下通往你工作场所或你家的不同路径。是否有些路径比其他的更复杂?是否有时其中一条比其他的更方便?为什么方便?为什么不方便?
- 你是否发现过一条你以前不知道的新路径?走不同路径的新鲜感如何?
- 现在想一下你与他人打交道的方式。与他们打交道是否有好几种方式?你还有可能会尝试哪些新的方式?
影响你生活的五个原则
- 列出影响你日常生活的五个原则。它们以怎样的方式影响你?它们是以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方式影响你的生活?
积极暗示
- 多说:“我能”,“我要”,“我可以”,“我宁愿”,“只是现在还没有”,少说:“但愿”,“我办不到”,“我不得不”,”要是“ 要去观察自己平时的语言,每次说出来,都要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否在以一种积极的态度陈述。
- 对于每天影响你心情的事,观察它是影像圈还是关注圈,你的回应是什么?
- 观察最近让你觉得很难搞的事情,它属于关注圈还是影响圈?在影响圈内找到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然后行动起来,开始尝试解决。
人生宣言
宣言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品德),成就什么样的事业(贡献和成就), eg:
- 家庭第一
- 拥有信念(相信神明)
- 在诚信的问题上绝不妥协
- 未听取正反双方的一件,不妄下断语
- 征求他人意见
- 维护不在场的人
- 诚恳但立场坚定
- 每年掌握一种新技能
- 今天计划明天的工作
- 利用等待的闲暇时间(不要大脑空无一物)
- 态度积极
- 别怕犯错,怕的是不能吸取教训
- 习得幽默感
- 协助他人成功
- 多请教别人成功
- 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紊
- 专注于当前的工作,不为下一次任务或者所谓晋升瞎操心
如何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是什么
- 你想致力于什么事业?
- 你对什么事情最感兴趣?
- 你对什么事情热情最高?
- 什么事情对你最重要?
- 你想成就什么事业?
- 你信仰什么?
- 你的潜力是什么?
- 你赞成什么?
- 什么价值观对你最重要?
觉察自己的局限性
当你拒绝某个主意时:
- 什么因素让你做出的这个决定?
- 让你做出这个决定的是主意本身还是提出的人?或者是提出方式?还是因为那不是你提出的,所以你不喜欢它?
- 你当时的内心独白是什么?这样不行?你是个疯子?我们以前从来没这样干过?
- 如果发生在团队中时,你是否有“从众心理”作怪?不符合主流意见?哪不符合?
主动性改变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不同,我们的原则 和信念就像是邮轮的锚,让我们不偏离方向。 要始终保持一种向善的信念,不再仅仅只是关注自身,也别想着偷懒,可以绕过自己必须走的路。成长是由内向外的,需要我们有坚定的决心。 你是什么的样的人,你可能欺骗的了大众,但你绝对欺骗不了自己。
保持P/PC的平衡: 就像会下金蛋的鹅一样。我们的资产有三类,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人际资产。这些资产需要我们不断去更新,保持产出,产能的平衡。在P(Production)/PC(Production Capability)中任意一项的忽视,都会对自己的资产带来不良影响。
基础知识 & 原则
- 习惯: 知识(知道为什么做,什么时候做) + 技巧(知道如何去做) + 意愿(想做)。
- 个人依赖 => 个人独立 => 团队 互相依赖 => 不断更新(成长)
- 人类特有的四种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识(基于自我意识,不受外力影响)。
习惯 1: 积极主动——个人愿景的原则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人类不仅能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出有利的环境。 积极主动不仅指行事的态度,还意味着人一定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个人的行为取决于自身的抉择,而不是外在的环境。 消极被动的人:心情好坏全都取决于他人的言行,任由别人的弱点控制自己。
越是痛苦的精力,越能磨练意志,开发潜能,提升自如应对困境的能力。
关注圈&影响圈
关注圈:
- 可掌控 => 影响圈
- 不可掌控
选择的错误
我们做出一些选择,但其实并不知晓这个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如果造成错误,且这些错误无法挽回,那就将这个件事,放到关注圈。把过去的错误抛诸脑后。 对待错误的积极态度:马上承认,改正,并从中吸取教训。
做出承 诺&信守承诺
30天实验:把所有经历投放到影响圈内,从各种小事开始,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 对于别人的缺点,不要一味指责。别人是否履行职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态度。
习惯 2: 以终为始——自我领导的原则
你希望在盖棺定论时获得的评价,才是心目中真正渴望的成功。 其实这个习惯,最终想要我们达成的目标,是去清晰地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最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愿景,是我们行事的所有准则。 葬礼上,有人问死者的朋友:他留下了多少遗产? 对方回答,他什么也没带走。
任何事物(包括关系,事态的发展、你的旅行状态)都是两次创造而成,第一次是在脑海中构思,设计,第二次是身体力行地去完成它。我们要肩负起这个责任,如果不按照原则形式,让所有的事态发展都以一种“顺其自然”的状态进行,那是懒惰。 如果我们总是对精神创造不闻不问,影响圈就会越来越小。
管理: 正确地做事。 领导:做正确的事。 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是领导重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