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omic Habits
作者:James Clear
你此时此刻是成就辉煌还是一事无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当前的习惯是否让你走上了通向成功的道路。你应该更关心你在当下前行的轨迹,而不是你已经取得了什么样的结果。从长远来看,我们的生活品质往往取决于我们保持的习惯的质量。种什么因结什么果,你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享有什么样的结果。只要养成了更好的习惯,则凡事皆有可能。 好奇心总比头脑灵活好。积极性和好奇心比头脑灵活更重要,因为前者会导致行动。头脑灵活永远不会独自产生结果,因为它不会让你采取行动。促使行为的是欲望,而不是智力。
培养习惯的四步模型:提示,渴求,反应 和 奖励。
人们总觉得放纵自己一次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 1%的错误,久而久之,我们的小选择会叠加成有害的结果。
习惯转变的圣杯不是单个 1%的改进,而是成千个。它是无数微习惯堆积起来的结果,其中每个微习惯都是构成整个系统的基本单元。
思考
当你向你的目标迈出一小步的时候,你恨不得立马能收到翻倍的反馈,否则,你一步都不肯向前了。正是因为,转变缓慢,也更容易让坏习惯继续下去。
2023 年 12 月 17 日,是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第一感受是:我愿称之为我的第一本人生之书(截止目前为止)。 其实在最开始提到的 1-4 定律对我而言,已经很熟悉了,因为我平时看工具书比较多,里面的很多概念其实也都差不多接触过。 但是,让我深受感触的,是后边的【高级战术】章节,以至于我看完以后,还舍不得放下这本书,还想再看一遍的感觉,甚至恨不得把里面的一些话全都背下来。 因为它里面提到的问题,现象,太符合为我的现状了。在这期间,我有断断续续的回顾村上春树写的《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什么》,这些,都让我回想起很多过往的经历。 我着实是一个“好天气冥想者”。做的行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依赖于 自己的心情,情绪。我很难坚持下去,因为“没有灵感”(这真是个好借口)。 我也会经常频繁地变化自己在做的事情,比如画画,做手工,串珠,滴胶等等一系列事物。而变化的原因,确实如书里所说,当我开始窥探分毫之后,我知道了它的天花板在哪里,就会对它失去兴趣。 而高手与普通的人的区别在于,就算是面临枯燥无味,依然会愿意坚持做下去。 每次在读完一些工具书后,我总是会因为其中的一些观点,着实去落实自己行为上的改变,但可惜的是,不能坚持下去,可能一本书带给我的影响,最多只有 1 个月左右,过后,我又会恢复老样子。 然而在这本书的最后提到一句名言:Never break,以及:绝不错过两次。给了我醍醐灌顶的感觉。我想起小时候看的一本儿童文学上,两个姐妹记录天气,最后妹妹坚持下去,而姐姐因为“有后路可退(有投机的选择)”最终彻底放弃的故事,你看这些道理是小时候就学过的。 长大了,接触的越来越多,反而忽略了最朴实的道理。我们一直在寻求新解法,因为新的解法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结果,你就可以期待,它能为你带来好结果,但事实上,如果最质朴的道理和行为无法为你带来好结果,那无论你尝试多少种方案,都不会达成你期望的额结果。 我希望这一次是不一样的,就像我在几年前看《自控力》,改掉了自己长达 20 几年的“育嘴”坏习惯一样。有些知识,你学进去了,真的在生活中融会贯通了,它是真的能对你产生长足的影响。 而这次的阅读以及感触,我有感觉,我可以让自己的生活产生长久的改变,就像我最质朴的时候一样。开始观察自己的生活,从现在开始。
Action
培养好习惯的流程
- 习惯计分卡: 记下当前的习惯,并留意它们。
- 应用执行意图:我将于“时间”,在"地点""行为"。
- 应用习惯叠加: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会“新习惯”。
- 设计你的环境,让好习惯的提示清晰明了。
破除坏习惯
- 让它脱离视线,降低出现频率。把坏习惯的提示清出你所在的环境。
- 让它缺乏吸引力:罗列出戒掉坏习惯所带来的益处。
- 让它难以实施,增大阻力,增加实行坏习惯的步骤。
- 利用承诺机制,锁定未来会有利于你的选择项。
- 让它令人厌恶。
基本原理
习惯
大规模的成功需要大规模的行动。改进 1%并不特别引人注目,有时候甚至不引人注目,但它可能更有意义。 哪怕是 1%的改变,今天和昨天不一样,或是进步,或是退步,对你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只是,结果,它是你习惯的滞后指标。 如果你一年内,每天都能进步 1%,到你完成时,你将会进步 37 倍。而如果一年中,你每天以 1%的速度退步,你现有的任何东西都会降到近乎为 0。 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
目标 & 体系
专注于体系,而非目标。 两者的区别是: 目标是关于你想要达到的结果,而体系是涉及形成这些结果的过程。 如果你忽略你的目标,只专注于你的体系,你还会成功吗?答案是会的。 目标的意义在于: 确定大方向。而体系会促进你的进步。
- 大家的目标都一样,结果的形成并非是目标设定的有问题。
- 实现一个目标只是短暂的改变。而非长久的,你若是从未改变导致这种状况一再发生的体系,那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 我们需要改变的不是结果,而是导致这个结果的体系。如果你总是围绕着结果动脑筋想办法,只能取的一时的改进。修正输入端,输出端就会自行修正。
- 目标会束缚你的幸福感:只有实现了目标,才会快乐。那一直就是在延迟享受快乐。
- 目标一旦实现,推动你努力前行的动力也就失去了依托,当你完成一个预定目标后,又会恢复旧习惯。“比赛结束,偃旗息鼓。(好像我的面试过程啊……)”
- 不求拔高目标,但求落实体系。
身份感
- 身份
- 过程
- 结果
你越是以自己身份的某一面为傲,你就越有动力保持与之相关的习惯。 一旦涉及你的自豪感,你就会尽心尽力地保持你的习惯。
- 不能太执着于一个版本的身份。进步要求你吐旧纳新。
身份的形成
你的习惯是体现你身份的方式。一种行为重复的次数越多,与之相关的身份就越是得以强化。 如果你的所作所为一成不变,你的得到的结果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重点应该始终是成为哪种类型的人,而不是获得某种特定的结果。 习惯至关重要的原因不是因为它们能带给你更好的结果。而是因为它们能改变你对自己抱有的信念。
养成习惯的 4 个步骤
习惯是一种行为,因为重复的次数已经足够多 ,便可以自然而然地出现。 习惯最终的目的,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任何一个习惯都可以把它分解成一个反馈循环。它包括 4 个步骤:
- 提示——让它显而易见
- 渴求——让它有吸引力
- 反应(reaction?)——简便易行
- 奖励——令人愉悦。
第一定律
养成一个好习惯
改掉一个坏习惯
习惯的培养
改变习惯方面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一直保持警觉,知道我们实际上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