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
作者:武志红
关于自我、超我、本我:
若是放在我们身上,可以具象为:
- 本我: 全能自恋型的本我 => 我是神,世界应完全按照我的意愿运转。
- 超我: 绝对禁止性的超我 => 你的一切自发行为,都是不对的。
- 自我: 软踏踏的自我 => 无法自我协调导致的结果。
思考
- 你自己有参与争夺吗?如果没人听你的,你会发狂吗?你试图成为权力中心吗?你有掌控别人的欲望吗?听我的,不然你就去死!
-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儒家和道家,哪个才是真正的心之所向?
- 要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若一切都是为了他人,那如何为自己而活?
- 爱的三个阶段和妈宝男的恐怖
- 不论男女,都应该做The one,而不是成为the other
- 健康的共生关系即:我允许你存在,我允许我存在,我允许我们不同,允许你是你,我是我。 不能打着集体名义的旗号去损害个人利益。 所有大家长式的和稀泥,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一己私欲。最终想把所有的,都变成我的。
- 中国喜欢一切都用婚姻来当遮羞布。好像这一辈子,过的好与不好,都依赖于有没有一个婚姻,有没有一个孩子… 似乎婚礼就是万事大吉的保障。而你做的选择,这一切,究竟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让自己 表现的更正常?
- 亲子关系,夫妻关系,都需要有边界。有边界并不意味着爱的消失,而是我们更加独立地做自己。看到一句话,特别搞笑:就像一对小老鼠在谈恋爱。
- 控制者不仅仅是控制他人,还有很强的自我控制。宅,封闭,不愿意接受失控感…
- 中国式烂好人带来的苦与悲。我们的文化就是鼓励个人的情绪不能被看见,不能被放大。就很扯。你可以做个“好人”在集体中高调,但你绝不被允许做自己而展现出高调,否则就会被讨厌。
- 你想当个中国式好人,实际上是在积累自己的怨气。本我具有破坏性,但活的自己在,超我看起来高大上,但很没劲,没意思。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出发,去追求自己真心热爱的东西,哪怕头破血流,也要做下去。而不是自我阉割,当有一天,所有的欲望被磨灭,被阉割而不自觉,还以为自己已然超脱世俗…这不该是生命的颜色!
- 当我对你,没有任何的目的和需求,带着完全的我与完全的你相遇,这是我与你的关系。 我们不该基于需求去建立关系。 孩子懂事会磨灭他的活力,这是有要求的,有条件的爱。若你想要保留她的活力,那你就要全心全意地去爱他。
- 对待主体和客体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自信而热情的。在孩子一岁之前,妈妈要尽力,让孩子得到满足,要尽可能地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注。避免他的自我怀疑和被害妄想。允许他接受受挫的感觉。
- 被掌控其实是每个中国人在孩童时代都会经历的。被社会驯化,变成温顺的样子,是外界对我们的期待。而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呢? 你有认真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吗?如果你的“自信”与“自恋”都仰赖于外界,那当外界这个事物消失时,你要如何去面对?一个人的强大,最终都是需要自己把自 己撑起来。
- 无能的狂怒可能源于自己的全能自恋。自认为是神,一切都需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一旦收到外界的干扰导致失败就会引起自己的狂怒,你会觉得是自己没做好导致的。但实际上,外界的因素就是不受控的,你不该为此对自己产生质疑,进而觉得被击溃。所有的神来之笔都源于你在不断的练习重复中,与之关系的不断加深与加强。所谓的灵感,偶尔有,但大多时候没有。你不能什么都去仰赖所谓的状态。状态,可能永远有借口,但你去做,自然就会有答案。而失败乃常事。若你需要付出比别人多3倍的努力才能达成一个结果,那就去付出三倍好了,反而是怕,有点小聪明在身上,比别人轻松搞定的时刻,反而无法沉下心去好好做一件事。你可能随时会觉得受挫,而这种受挫,是让你停下来的借口。因此,去做,想多了全是问题,做了才有答案。
- 任何事情,你都要接受一次努力可能就是没有结果的事实。你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去打磨,才有可能得到一个你期待的结果,这期间,你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时间和精力。但你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在做的事情,这是对自己无能的狂怒,是全能型自恋。我们也不要做完全禁止型超我,因为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就是很容易让你误入歧途,但你需要时刻观察自己是否在陷阱里,你也要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在将别人塞入你的体系。不要抑制自己的表达欲,想说什么说什么。
- 我们总是喜欢怪罪别人,因为这样就可以排除“事情不在我掌控之内”的幻觉。失控即魔鬼,而魔鬼,就是你自身,你所有的一切表现,都是内心对外在的投射。而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你该做的事。
- 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不要试图去打压任何人。做的好了就夸赞。遇到挫折就鼓励,支持,每个人都要发展成自己的形态。
- 群体思维中,你不能和别人不一样,你压抑自己,牺牲自己,同时,也不允许他人竞争。而当你自己想要竞争的时候,还要打上“为他人服务”的旗号,真的是很可笑。不合群,可能会为你带来恐惧于不安,然而,如同行尸走肉般地做自己,更是自我的一种丧失。
- 无能的狂怒可能源于自己的全能自恋。自认为是神,一切都需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一旦收到外界的干扰导致失败就会引起自己的狂怒,你会觉得是自己没做好导致的。但实际上,外界的因素就是不受控的,你不该为此对自己产生质疑,进而觉得被击溃。所有的神来之笔都源于你在不断的练习重复中,与之关系的不断加深与加强。所谓的灵感,偶尔有,但大多时候没有。你不能什么都去仰赖所谓的状态。状态,可能永远有借口,但你去做,自然就会有答案。而失败乃常事。若你需要付出比别人多3倍的努力才能达成一个结果,那就去付出三倍好了,反而是怕,有点小聪明在身上,比别人轻松搞定的时刻,反而无法沉下心去好好做一件事。你可能随时会觉得受挫,而这种受挫,是让你停下来的借口。因此,去做,想多了全是问题,做了才有答案。
- 任何事情,你都要接受一次努力可能就是没有结果的事实。你需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去打磨,才有可能得到一个你期待的结果,这期间,你可能要付出很多努力,时间和精力。但你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否定自己在做的事情,这是对自己无能的狂怒,是全能型自恋。我们也不要做完全禁止型超我,因为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就是很容易让你误入歧途,但你需要时刻观察自己是否在陷阱里,你 也要观察自己的行为是否在将别人塞入你的体系。不要抑制自己的表达欲,想说什么说什么。
- 我们总是喜欢怪罪别人,因为这样就可以排除“事情不在我掌控之内”的幻觉。失控即魔鬼,而魔鬼,就是你自身,你所有的一切表现,都是内心对外在的投射。而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继续做你该做的事情),就是你该做的事。
- 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不要试图去打压任何人。做的好了就夸赞。遇到挫折就鼓励,支持,每个人都要发展成自己的形态。
- 群体思维中,你不能和别人不一样,你压抑自己,牺牲自己,同时,也不允许他人竞争。而当你自己想要竞争的时候,还要打上“为他人服务”的旗号,真的是很可笑。不合群,可能会为你带来恐惧于不安,然而,如同行尸走肉般地做自己,更是自我的一种丧失。
- 无论你看到什么,都是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投射。若你总觉得小麻烦不断,可以尝试冷静下来看看,是否自己对周边产生了很强的敌意,你是否忽视了自己其实有很强的敌意。善意召唤善意,而恶意,会召唤恶意。
- 允许别人有自己的空间和隐私,允许自己不听别人的。我们要发展出自我:性欲与攻击欲,是人类的两大动力。
- 其实核心在于,就是要坚持做自己,坚持让别人做别人。包括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我们要允许他有自己的个性和核心,在他一岁之前,无条件的爱他,而不是剥削他的攻击性。在他二三岁的时候,允许他开始慢慢自己做主。我们始终要求追求的是自我生命意义的完整,而非将自我成就感寄托于他人之上。
- 和家人的相处与沟通,你需要,全神贯注地去对待。face2face,eye2eye,你需要保持专注,去真正的建立关系,进而产生真正的高质量链接。不要去抹杀自己的欲望,也不要去抹杀他人的欲望。临在感。
- 不能以集体的名义去伤害任何一个个体。智慧,有趣,和性爱,是最美好的三件事。人类都有一个共通的意识谱系,你看似在了解别人,实际上是在了解自己。很多你以为是只有他人才会有的异端人性,在自己身上也有。
- 允许一切流淌过你的心,去真心实意地爱自己,爱他人,去释放自己的能量。不要对自己和他人形成绞杀,当你真实的做自己,拥有实体的自恋,一切,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
Action
- 自我练习
- 找出5个形容词,来描绘你自己的个性
- 找出这5个形容词的反义词
- 放松,中正地坐着或站着
- 闭上眼睛,想象在你身前,出现了一个能量球,感觉它的大小、色泽……
- 将5个形容词,逐一放到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是会变大还是变小。
- 你可以将符合这个形容词的自己的形象放入能量球中,看看会如何。(eg: 在某一个情景中,你就是这样的)
《巨婴国:武志红2016年新书力作( 罗辑思维重磅推荐。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水平是婴儿,这样的成年人是巨婴,这样的国家,是巨婴国。)》
武志红 459个笔记
伸展你的能量球
◆ 2025/04/29发表想法
能量球练习
原文:第一步,找出五个形容词,来描绘你自己的个性;第二步,找出这五个形容词的反义词;然后,放松,中正地坐着或站着,闭上眼睛,想象在你身前,出现了一个能量球,感觉一下它的大小、色泽…… 如果你做过气功、瑜伽或静心等训练,就可以这样:中正地站着,双脚叉开和肩同宽,搓手约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张开双手,手心相对,去感知两只手间,真的会有一个能量球一样,如两只手距离近了,你能感知到两只手间,有一股张力在。 然后,在想象中,将那五个形容词,逐一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会变大,还是会变小。 如果只是放形容词进去,可能还不够,那你可以将符合这个形容词的自己的形象,譬如某一情景中你就是这样的,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会如何。 我第一次做这个练习,是在美国催眠治疗师斯蒂芬·吉利根的课上,他带领大家做这个练习,不过内容是,将你的梦想放进去。 大二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宏大的梦想——成为能解开人性奥妙的心理学大家,并且一直在追求它。但让我想象不到的是,将这个梦想放进去后,能量球竟一下子小了很多。 然后,我将第二个梦想,并不是特别看重的梦想——到处旅游,放进去,能量球变得大了很多。 这个练习让我非常震惊,我后来多次体会,感觉的确是如此,如果就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成为一名深通人性的心理学家,我的世界是会变狭窄,能量是会变弱的。
◆ 第一步,找出五个形容词,来描绘你自己的个性;第二步,找出这五个形容词的反义词;然后,放松,中正地坐着或站着,闭上眼睛,想象在你身前,出现了一个能量球,感觉一下它的大小、色泽…… 如果你做过气功、瑜伽或静心等训练,就可以这样:中正地站着,双脚叉开和肩同宽,搓手约10秒钟,然后闭上眼睛,张开双手,手心相对,去感知两只手间,真的会有一个能量球一样,如两只手距离近了,你能感知到两只手间,有一股张力在。 然后,在想象中,将那五个形容词,逐一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这个能量球会变大,还是会变小。 如果 只是放形容词进去,可能还不够,那你可以将符合这个形容词的自己的形象,譬如某一情景中你就是这样的,放到这个能量球中,看看会如何。 我第一次做这个练习,是在美国催眠治疗师斯蒂芬·吉利根的课上,他带领大家做这个练习,不过内容是,将你的梦想放进去。 大二的时候,我就有了一个宏大的梦想——成为能解开人性奥妙的心理学大家,并且一直在追求它。但让我想象不到的是,将这个梦想放进去后,能量球竟一下子小了很多。 然后,我将第二个梦想,并不是特别看重的梦想——到处旅游,放进去,能量球变得大了很多。 这个练习让我非常震惊,我后来多次体会,感觉的确是如此,如果就是按照自己的感觉成为一名深通人性的心理学家,我的世界是会变狭窄,能量是会变弱的。
◆ 人的性格都是逐渐形成的,对它了解越深,就越可能改变它。至少,我们需要去问问,一直以来的这个“我”,自己到底有多喜欢。
◆ 2025/04/29发表想法
从小到大,我几乎没有”攻击性”… 在等到大学毕业之后才开始慢慢延展出自己的攻击性,但好在,发展出来了不是吗? 总好过一辈子的沉浸其中
原文: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一个能量泡,这个能量泡在成长中,必然要伸展自己,伸展就是攻击性,而攻击性,是人最原始的能量。
◆ 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一个能量泡,这个能量泡在成长中,必然要伸展自己,伸展就是攻击性,而攻击性,是人最原始的能量。
能量的演变
◆ 2025/04/29发表想法
被看见!
原文: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差别只在于,是否被看到。
◆ 生的能量和死的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差别只在于,是否被看到。
◆ 最初都是在关系中被别人看到,而后自己将这一点内化,就可以自我觉知了。
◆ 能量伸展有各种各样的,如爱、欲望、表达、创作等。
◆ 黑色的生命力,或攻击性,它如果向外表达,就变成了对其他人的一个攻击,如怨恨、愤怒、鄙视、讽刺等。
◆ 黑色的生命力,如果不向外表达,就会转而向内攻击自己,如羞耻、内疚、自嘲等。如总是向内攻击自己,就容易发展成抑郁症。
我们集体停留在婴儿期
◆ 口欲期,1岁前,嘴部是快感中心。 肛欲期,1—3岁,肛门是快感中心。 俄狄浦斯期,也称为性蕾期,3—5岁,孩子有了明确的性意识,快感中心也转移到了生殖器部位,并且男孩有了恋母弑父的动力,女孩有了恋父仇母的动力。 潜伏期,6—12岁,性能量像是突然间消失了一样,孩子们表现为更喜欢与同性伙伴交往。 生殖期,13—18岁,即青春期,性能量大爆炸,一个人身体上做好了生育的准备。
◆ 病态共生,在国人中实在是太常见了,如大家庭、集体主义、没有界限、拒绝AA制、以己度人、统一思想……
◆ 在这个混沌的、合一的共同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算,而这个人当然最好是自己。这就构成了共生中的各种冲突,我称之为共生绞杀。
◆ 我是神,无所不能,我一动念头,世界就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否则,我就会变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毁了世界,或者毁了我自己。
◆ 但是,在每一个中国式的单元中,都有一个皇帝或皇太后,如中国式的大家长,如单位中的一把手……
中国家庭的外部轮回机制
◆ 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 中国无数的社会争斗和家庭争斗,都可以概括到这一句话中——你必须按照我的来,否则你去死!
中国人内心的轮回机制
◆ 为什么要集体主义?为什么孝道压倒一切?为什么都喜欢孩子听话?为什么应试教育体系的压力越来越大,所有人都疯了一样地在乎成绩……
◆ 弗洛伊德说,攻击性和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温尼科特则说,攻击性即生命力。
◆ 孝道只是一个解决办法,它还是发端于我们的集体之心。我们的集体之心,会形成一套系统,一环扣一环,后一环是为了解决前一环的问题,而轮回也由此而生。轮回并不能直接去切断,但可以通过深入觉知集体之心,而松动它。
◆ 整个中国外部世界,对个体而言,就是一个不断嗡嗡响的巨大苍蝇,不间断地盯着每一个体的个人意志,说这不行那也不行,而无数人都感觉到,若用自己的个性来行事,即会被啄死。
◆ 恢复创造力也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因这是人的天性,只要放开人的手脚就可以了。
◆ 所谓的死亡能量和生的能量,其实是一回事,其区别仅仅是是否被看到。
◆ 外部世界的善与恶,和自己内心的善与恶,是一回事。
◆ 其实每个婴儿一出生,都是这种感觉,都觉得自己是神,一发出念头,整个世界就会按照自己意愿运转。心理学家科胡特,将这一原始心理称为全能自恋,心理学家克莱因,则将它称为全能感。
◆ 自己时,是全能自恋性的,想为所欲为,对别人时,是绝对禁止性的——你必须按照我的意志来,我禁止你有任何自由意志。这样的本我和超我太极端了,自我很难做协调,于是自我变得软塌塌的了。
◆ 带着全能自恋感的龙,可以演化成皇帝——整个国家都必须按照他的来,譬如朱元璋非常费心地规定了三教九流该怎么生活;也可以演化成大母神——整个家庭都得按照她的来,譬如怎么使用刀叉、牙膏和冲水马桶等。